白眉武術歷史 |
|

張禮泉宗師
(1882-1964年) |
白眉派張禮泉宗師,廣東惠州人,年少時先後跟隨流氓教林石、惠州李家拳李蒙、博羅林家拳林俠三位師傅學習拳術,相傳也曾跟隨竺法雲禪師學習白眉拳術(相傳白眉上人於峨嵋山修煉昔日於少林寺所學的少林拳法後創下白眉拳術;白眉上人把白眉拳術傳授給廣慧禪師,廣慧禪師再把白眉拳術傳授給竺法雲禪師)。
學有大成的張宗師,曾在燕塘軍校、黃埔軍校擔任武術教官,亦於1912年在廣州設立勵存國術社,將平生所學融會貫通並創立了後期正式定名的「白眉派」;白眉上人被封為門派首代掌門、廣慧禪師為第二傳掌門、竺法雲禪師為第三傳掌門,張宗師則為第四傳掌門(俗家弟子)。1949年,張宗師偕同家人及部份弟子移居香港,使白眉派功夫得以在香港傳播、流存後世。 |
|
白眉拳術簡介 |
|
白眉派拳術為華南拳種一類之中的短橋功夫,風格以埋身短打為主、拳路連綿起伏,拳法柔韌而兇猛、攻勢充滿爆炸性,多採用不丁不八的三角馬,行馬推步、迫進扣打,能在近距離發出驚人威力,擅長鳳眼拳、鷹爪、虎爪、插掌、扱掌、衝搥、鞭橋等;拳訣「兩手不歸隨手轉‧催馬行橋任我攻」、「有橋橋上過(又或橋下穿)‧無橋自造橋」。
白眉派功夫法度講求:三形「圓‧扁‧薄」(拳架)、四標「吞‧吐‧浮‧沉」(身法)、六勁「頸‧膊‧腰‧背‧手‧腳」(整體力)、八式「鞭‧割‧挽‧撞‧彈‧索‧盤‧衝」(手法)。
在白眉派的拳術套路之中,「直步拳」為自入門起相當重要的基本拳;拳詩「直步拳是練功,吞吐浮沉在其中;若要入門尋此技,先從直步下功夫」。凡是白眉門人,內外兼修、無分男女,若得其法並持之以恆的常人者,自得勁力、強身健心。 |
|
撰文者:昭龍武術會Bill Ng
(二零二二年) |
[ 延 伸 閱
讀... ]
.:: 昭龍武術會 - 白眉派功夫(拳術及兵器)國術課.香港團體、私人班 ::.
上地流国際唐手道協会(香港支部) 代理
- Since year 2022 -
|